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3章 谋划前程(上)
    第53章谋划前程1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李纲在听到李仪的劝说之辞后,想起过往,脸色在阴晴中变了变后,暂时收起了怒气,但却坐在那里,身上萦绕着低气压。

    直到李建成进来之后,拿出《三字经》,这才有所改变。

    常言道,天下熙熙皆来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李仪觉得这俩本书的价值太高,自己根本就拿不出等值的东西来回报李建成,再想到李建成之前的那一计,已经感觉到自己上了贼船,而顿觉坐蜡的李仪才没有在李建成面前,只用言辞来蛊惑;在他的心里,觉得李建成不是那么好忽悠的。

    可是,当他看到李建成那与年纪相符的惊喜表现时,虽然心中并没有多大的把握,却从中看出了一线机会;其内心对于名利的渴求,让他决定舍下为人师的老脸,试一把!

    李建成闻言,先是目光一闪,然后看向激动中隐着几丝讪讪然的李仪,真诚的中带着些许腼腆地笑道:“其实,我并没有想那么,不过既然可以教化孩童,那老师您拿去就是了,书写出来不就是给人读的。”

    李建成图的可不是眼前这一城一地的得失,直到多年后,李纲突然想起此事,一次聊天的时候,问及李建成当时他是不是就想到了用清名为自己多加一张护身符,并且因为编写《三字经》与《弟子规》,与天下学子都有了师生之谊。

    李建成自然不好承认:“先生,这鸟不踏烧肘子可还有一大半,您这筷还没放下呢,怎么忍心这般说我;虽说我们李家算是反了大隋,可那时天下已经乱成一锅粥了,不过是为了自保,并给辖下百姓一个相对安宁的生活环境……”

    “打住,别说这糊弄鬼,鬼都不信的话;说实话,是不是当时就打着借我们的手把书传诵出去。”说完,李纲夹起一大块肘子放到了嘴里,又美美地喝了一口小酒,一脸的享受。

    李建成打从用计钓李纲的时候,就猜到总会有那么有一天,这老爷子会忍不住问出口,于是他笑着给李纲把酒斟满:

    “当时,国公府的情况尴尬,杨广恰好刚开科举,我又坠马受伤,便想着是不是换个方向发展,可是家里世代都是武功勋,总要找个有信服力的人帮着说话。”

    李纲的筷子一顿,哈哈一笑道:“是了,老夫虽有信服力,当时被杨广不喜,你不好主动求上门来!”

    ……

    当下的李纲,可还没有完全反应过味来,心里全是发现好书的喜悦,称赞李建成:“胸怀大气,将来必有所成啊……”顿了一下,关切地道:“我看你这身体似乎没有痊愈,大夫怎么说?”

    “大夫说让调养着,至于何时能恢复到以前的样子,他也说不好。”李建成迟疑了一下后道:“不知道以后还能不能上马习武了……”脸上闪过黯然。

    李仪刚从李建成这里得到了好处,现在听到李建成的话后,便安慰道:“功成名就不是只有武勋一途,就算你的身体不再适合习武,那就习文嘛,你在文思上可是极有天赋。”

    李建成在心里长出了一口气,总算等到这句话了,便面带难色地道:“家里世代习武,这走文路……”摇了摇头,苦笑了一下。

    虽说这时开了科举,但是绝大部分的文官依然是举荐出来的,谁也不愿意让无关的人占了自家的名额不说,以李建成这国公府嫡长子的身份,更不可能随意投靠他人。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李纲与李仪对视了一眼后,李纲沉吟了片刻后,说道:“大丈夫生于世上,如果可以靠祖上荫佑自然是好,如果不能,难到自己就没有信心,闯出功名吗?你的这两本书,证明了你的能力,我与明之会帮你把书传给故交好友,帮你扬名,再引荐你去文中子那里,何愁将来的出路。”

    文中子,姓王名通,字仲淹,文中子是他的道号,河东郡龙门县通化镇(今山西万荣县通化镇)人,隋朝著名儒家、教育家、思想家。

    唐代文学家、“初唐四杰”之一,王勃的爷爷。那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便出自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三字经》中那句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中的文中子,便是王通。

    可惜的是,他在公元617年过世,不过三十多岁。

    李建成之前便计划着,一但开始游学,便去白牛溪拜访。毕竟后世有一说法,王通其门人常以百数,河南董恒、南阳程元、中山贾琼、河东薛收、太山姚义、太原温彦博、京兆杜淹等十余人为俊颖。

    像薛收乃是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隋内史侍郎薛道衡之子。

    温彦博,唐朝宰相,北齐文林馆学士温君悠次子,礼部尚书温大雅之弟。

    杜淹,隋朝河内太守杜征之子。贞观名相杜如晦的叔父……

    李建成想着这样的一个人三十来岁便没了,实在可惜,想着既然对方是病逝,不管是什么病,总会有先兆,如能救他一命,便在大唐建国后,说服其出山主抓教育。

    现在听到李纲有引荐之意,心中高兴非常,毕竟比自己摸瞎找上门去要好得多;于是,李建成便道:“如此,便麻烦先生引荐了。”

    只是还有一些话他没有说出口,我也就只需先生引荐,真正的目地可不是学习,而是把文中子收在麾下。

    不过,这么狂妄的事情可以想,也可以做,却不好当着李纲与李仪的面说出来,等把推荐信拿到手了再说。

    李仪迟疑了一下后道:“其实以建成的文采,到不一定要拜文中子为师,他比建成大不了几岁,身边虽说围绕了不少门生,但更多是亦师亦友;建成,其实你也可以如此。”

    李纲点了点头,看向李建成说道:“之所以举荐你去他那里,是为了让你结交文人。虽说我不喜朋党,但……”摇了摇头,叹了口气:“我这辈子在这上边算是吃了大亏,性子使然,已经改不了的,你要引以为戒,只要不勾结起来鱼肉百姓便好。”

    李建成先是一愣,他没有想到俩位先生已经对他有了这么高的评价。(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