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篇 当机会来敲门 10.前凉始末(下)
    张祚,字太伯,张骏庶长子。由于是庶出的原因,父亲死后,身为长子的张祚只能和前凉君主的位置擦肩而过。

    每天看着弟弟前呼后拥、高高在上、颐指气使、威风凛凛地接受万众朝拜,而自己只能臣服在其脚下,连选择的机会都没有,张祚心里憋屈、嫉妒、怨恨,报复之心日盛。

    张祚是个很有才能的小人,其人博学多才,精明强干,然而却阴险狡诈,心术不正,善奉承拍马,混搅视听,颠倒黑白。

    历史无数次用血淋淋的教训告诫我们,如张祚者,才是真正让人背部生寒的存在。没有道德底线,只要对自己有利,任何祸国殃民的事情都做得出来,毫无心理压力,而且,很有能力为之。

    张重华并不知道张祚居然是这样的哥哥,了解得并不深刻,只知道兄长对自己很好,凡事都顺着自己的心意,忠心耿耿,而且,在处理政事上井井有条,颇有才干。如果连如此优秀的兄长都不信任,还能信任谁呢?

    张祚起初并没想着要篡位,但为生活愉悦起见,做些给每天活在自己头上的弟弟添恶心的事还是很乐意为之的。为达到目的,张祚采取表面逢迎,私下使坏的策略。暗中结交张重华的宠臣赵长、尉缉等人,与之结为异姓兄弟,在朝堂上形成攻守同盟,对于有功于国的大臣,共同谗害之。如谢艾等,深受其害。

    手段不仅这些,凭借张重华兄长的身份,张祚时常出入后宫,时间久了,居然和张重华的生母马太后勾搭成奸。这是他的后母,年轻貌美寡居,寂寞难耐,和张祚并没有血缘关系。在张祚有心且长得帅的情况下,二人一勾即搭,遂发展成地下情人。

    风言风语席卷凉州,大家都知道了,然而,宫闱秘事,大臣们不敢多嘴,只瞒住张重华一个人。每天见张祚勤于政务,作为主公和亲弟弟,张重华时常要道一声“兄长辛苦,稍息片刻,太后那里几日不见你,正想得很,要与你说话叙旧哩!”

    那些日子,张祚越发地不压抑,望着威严庄重的弟弟,有时候实在憋不住,会“噗嗤”一下笑出声来。

    后来,张重华死了,临死前还想着要让张祚做他的“周公”,大臣们及时劝谏,才想起让谢艾进宫侍卫,不过为时已晚,命令谢艾进宫的诏书墨迹未干即被张祚扣下。等到张重华十岁的儿子张耀灵即位时,张祚已经成为前凉事实上的主人。

    一个月后,在和张祚一度春宵缠绵万千之后的第二天早上,沉浸在甜蜜幸福中的马太后亲自下令,废黜张耀灵为凉宁侯,改立张祚为前凉之主。

    即使是亲孙子,也比不过情郎来得亲。

    达到目的的张祚马上就和马太后不亲了,继位之后,张祚将已经年老朱黄的马太后晾在一边,不予理睬,转而将魔抓伸向后宫更为年轻的女人们。

    事实上,那些人都是他的亲人,不过连后妈都已经上手,对于其他人,张祚表示内心没有丝毫的负罪感。

    先是和张重华的老婆裴氏通奸,玩腻了之后,张祚果断将其杀死,接着又强暴了张重华所有的姬妾,随后又将张重华几个年仅十多岁的女儿(亲侄女)全部推倒。更加疯狂的是,张祚将自己尚未出嫁的姐妹(同父异母)也全部召进宫中,逼其就范,无一人能幸免。

    我们无法想象,这是一种怎样的疯狂,更无法想象,张祚是以怎样的心态进行的禽兽之举。在他的心中,只有欲望和报复的快感。对父亲的报复,对兄弟的报复,压抑多年的欲望极度释放,促成了他的变态和疯狂。

    事实上,他的父亲和兄弟对他很好,唯一的遗憾是,没有把他认为应该属于他的君主之位传给他。

    根据当时伦理,如果不是和马太后相好,最后阴谋得逞,前凉之主的位置,无论如何也轮不到张祚的头上。

    近代某军阀就如此事曾有名言:“生我的,我不敢;我生的,我不忍。其余……”每次读来,愤恨交加,却原来,如此人物竟有张祚相伴。此话也是对张祚行为最好的总结,或许,他也很敢很忍心吧!

    爽了,但也臭了。据史书记载,姑臧城中的百姓惊掉了下巴,互相见面打招呼时,养成了先吟诵一遍《诗经》里描写宫廷羞羞事的《墙茨》然后再开口说话的习惯。国人之无奈和嘲讽之意,可见一斑。

    就是这样一个无耻之人,在执掌凉州不足两个月之后,居然做了其祖先三代人都不敢做的事情,自立。

    354年一月,张祚自称凉王,改元和平,不再沿用晋国年号,且采用皇帝礼乐,正式和晋帝国分道扬镳。

    虽然前凉在事实上早已经是一个独立王国,但从未旗帜鲜明地打出凉国称号,即使称王也是“假凉王”,数十年来始终奉晋为正统,名义上始终以人臣自居。张祚此举,形同公然反叛,凉国上下无不侧目。虽然后来张玄靓、张天赐去凉王称号,也重新捡起晋国年号,但因之产生的裂痕,无法弥合。这也为后来张天赐投降东晋后受到侮辱埋下伏笔。边远州郡,居然敢僭位称尊,晋国大臣们无不耻笑,酸酸的葡萄味从嗓子眼往外冒。

    舒心地好日子过了有一年多,祸事就来了。355年,张祚和河州刺史张灌闹翻,派去攻击张灌的军队被打败。随后,张灌传檄凉州各地,声称得到马太后秘旨,废黜张祚,拥立张耀灵复位,兵锋直指前凉首都姑臧。

    同年八月,骁骑将军宋混的弟弟宋澄起兵万余人响应张灌,共同讨伐张祚。

    原本打算留着张耀灵的性命搏一个仁义的名号,没想到居然是块烫手山芋,祸患源泉。得到消息的张祚马上气急败坏了,下令将张耀灵杀死。执行命令的人扳断张耀灵的腰肢,然后胡乱挖了个沙坑,埋完了事。

    被杀时,张耀灵年仅十二岁,谥号哀公。

    这下授人以柄了,张灌、宋澄的讨伐大军从此名正言顺,连身边的亲信也不再忠心,张祚陷入众叛亲离的境地。

    不久之后,宋混大军兵临姑臧城下,张灌的弟弟张据和儿子张嵩开城门以应之(真不知道张祚脑筋是怎么长得,居然还没抓了杀掉)。

    和跪下求饶的石生相比,张祚还算有骨气,临死前还端坐殿中持剑督战。不过人心尽失,手下士兵四散而逃,无一人愿意为他卖命。连他最为亲信的把兄弟赵长等人也背叛了他,跑到后宫劝说马太后立张玄靓为前凉之主。

    这就是小人之间的情意,无关忠孝节义,只有自己的利益。利重则合,利尽则散,何必曰“义”?

    宋澄将张祚的脑袋割下示众,尸体扔在路边,任人践踏。百姓得知张祚被杀,尽皆欢呼雀跃,拍手称快。

    君王的死居然会让百姓兴高采烈,是为人君者最大的悲哀,行事如此,得人心如此,确实该死。

    张祚死后,张灌、宋混拥立张重华六岁的儿子张玄靓为凉王。后去凉王号,称大都督、大将军、校尉、凉州牧、西平公。

    由于张玄靓年纪幼小,自然有权臣当道,短短几年时间,前凉上演了四次大臣们争权夺利的政治变乱。

    359年九月,张灌谋反未遂,宋混灭张灌全族。361年,宋混病世,大司马张邕起兵杀宋澄,灭宋氏一族。同年十一月,张重华弟弟张天赐杀张邕,以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辅政。

    363年八月,张天赐谋反,杀张玄靓,自称大将军、凉州牧、西平公。

    值得一提的是,马太后在此期间又重新坠入爱河,和掌权的张邕相好。张邕被杀后,马太后颜面尽失,心灰意冷,两年后在郁郁寡欢中去世。一生身处政治漩涡,经历多次兵变叛乱,最终居然寿终正寝,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其实她又有什么错呢?

    一个为爱情奋不顾身的女人。

    篡位成功以后,张天赐对其兄长张祚的腐败生活很是向往,虽然没有张祚那么变态,但是也从此一头扎进温柔乡中,过上了“春宵苦短日高起”的生活,据说连看望母亲的时间都会被时常忘却。

    那时前凉,饱经动乱,早已经衰败不堪,在张天赐的昏庸统治下,更加政治昏暗,国势日衰。

    其堂弟张宪曾抬棺入谏,希望张天赐能励精图治,一改前凉衰败气象。

    不过感受了“好日子”滋味的张天赐哪里还有雄心壮志,依旧我行我素,在醉生梦死中等待最后时刻的到来。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一代枭雄刘备也曾经在孙尚香的石榴裙下乐不思蜀,差点放弃光复大汉的远大志向。更何况张天赐呢?

    成大事者,第一要务就是要克制自己的欲望,温柔乡是英雄冢,此言诚不虚。温柔乡更是庸碌者的坟墓,而且,永远都爬不上来。

    终于回到前秦时段,376年七月,前秦步骑十三万大举伐凉。大军出征前,苻坚在长安为张天赐建好了安置他的宅邸。

    此战,为消灭前凉而来。

    前秦大兵压境,禁中录事席仇建议张天赐学习孙权以屈求伸,送质子及财宝,以换取前秦暂时撤军,赢得谋划对策时间。不过其他大臣极力主战,认为只要倾国出战,胜负未可知。

    张天赐将前秦派来劝降的使者吊于军门之上乱箭射死,以示决一死战之心,随后,命令前凉军队迎战前秦。

    战况很不利,前凉军队数的次出击均被击败,将领死伤惨重,不得已,张天赐亲自出城迎战。然而,军队刚刚出城即被告知城中有人趁机叛乱,无奈之下,张天赐只好又回兵平叛,而前秦大军紧随而至姑臧城下。

    张天赐走投无路,出城投降,前凉灭亡。

    前凉,自301年始,共历九主七十六年,除张祚外,其余全部名称晋臣,沿用晋愍帝年号。

    淝水之战的时候,张天赐投降了东晋,颇受东晋大臣们调笑侮辱,以致精神恍惚。晚年穷困,得晋皇室照顾,任职庐江太守。398年,张天赐病逝于建康,时年六十一岁。谥悼公。

    在亡国之君的境遇里,张天赐的待遇还算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