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十二章 先锋大将
    一行五人挥手告别了许家村,前往颖水。原本刘璋是打算雇艘船一路西去,拜会几个重要的人物,可是在渡口等了半日,所有船夫听说要往上游去,一个个都如避蛇蝎般的拒绝了,刘璋提出支付双倍船资,仍无人敢让他们上船。没办法,刘璋只得改走陆路,好在他们都有坐骑代步,速度倒也不慢,当晚夜宿苦县。

    翌日,一行人前往苦县码头寻觅舟船,结果与在谯县遭遇一样,无论给多少钱,船家只是摇头不去。当刘璋等人一番相询,这才知道,原来在颖水上游武平一带有一伙贼人霸着水陆要隘,打家劫舍、奸淫虏掠无所不为,如今整个豫州境内是闻之色变。再一打听,刘璋笑了,敢情这伙贼人不是别人,竟然是刘辟、周仓、廖化、裴元绍、龚都等人。这刘辟、裴元绍、龚都倒还罢了,可是那周仓、廖化,刘璋却是十分喜爱的。后世关羽庙他看过不少,无论哪座庙中,侍立在关羽旁边除了关平便是这个名叫周仓的。周仓投效关羽后,为其捧刀执旗、出身入死,而关羽兵败被杀后,周仓慨然同死,可谓忠义无双。至于廖化,有一句流传千古的话——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刘璋并不认为这是一句在贬低廖化,首先,领兵之人都有一些战场迷信,这其中又以开门红、旗开得胜、首功为着重之一,直到现代战争这个观念依然没有改变,后世的解放军精锐都有句口号:首战用我、用我必胜,这句话就说明两个问题,一,先锋竞争激烈,二,非精锐不能胜任先锋。没有一支军队希望在做战之初便让对方当头一棒,那对己军的士气是个很大的打击,甚至有可能影响到一场战争的胜败。既然看重首战,那么先锋之人的选择便极其重要了。这个先锋之人得要勇敢、顽强、不怕牺牲、富有智谋(陈寿在《三国志》一书中便称其:以果烈称),有这样气质的先锋将才能带给己方首战之胜。因为是先锋军,如果遇到道路不通,还得要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因此这个先锋将还得要沉着、冷静,不能因为时时做这些锁事而变得急切、烦燥、易怒;先锋将的事情还没有完,由于是第一支抵达战场的部队,先锋还要为后军侦察战场环境,因此这个先锋将还得小心谨慎……

    现在来细数一下,先锋将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勇敢、顽强、不怕牺牲、富有智谋、沉着、冷静、小心谨慎……一个将领具备了这些条件,难道还不能称之为名将?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这句话本身就说明在蜀国,他的能力是受到统率的认可的,蜀国没有几个将领的本领比他更大,没有人比他更合适先锋将之职,举一国之力竟如此,他难道只是一个不入流的人?而且廖化不只是做一次先锋,他几乎是做了一辈子的先锋,这对他而言便是极大的褒奖。俗话说瓦罐不离井上破,将军难免阵上亡,何况先锋将这样一个高危职业?但是廖化做了几乎一辈子的先锋,遇到的险情之多、之危自不必多说,可是无论情况多么恶劣,他总能杀出重围,应该说他的武勇也是很高的。要知道关羽、吕布这些万人敌不也没逃过被缚杀的命运吗?而且廖化是个很高寿的将军,直到蜀国亡国后方才病逝,真正的寿终正寝。

    刘璋曾熟读过《三国志》,可是他这会儿却忘了,历史上的廖化可不是个普通人,先后出任丞相参军、广武都督、阴平郡守等职,垂暮之前更被封为右车骑将军,遥领并州刺吏,爵中乡侯,而后世中比他名气大上百倍、千倍的关羽生前不过一亭侯(注:汉寿亭侯念作汉寿-亭侯,并非汉-寿亭侯,意为食汉寿这个亭租税的)。

    无论怎样,这样两个将领既然被遇刘璋遇到了,如果不能收在麾下,他是不会乐意的。于是他当既决定渡河、直奔武平!让船家去上游他们是不敢的,但是渡河倒是没有问题。颖水并不宽,很快一行人便踏上了南岸土地,并于当日傍晚到了距武平不足十里的一处村子。村子规模很大,依稀可见昔日的繁华,如今却仿若一座死城,房舍破损失修、垃圾遍地,本应是炊烟四起、饭菜飘香之际,诺大的村子却只有寥寥数股青烟有起无力的吞吐,轻风抚过,便散入雾气之中,不见了踪影。

    几人一路前行,希望可以找户人家寄宿一日,打听打听情况再定行址,一路行来竟然发现,那数股青烟竟然有大半并非炊烟,而是饥寒的村民升火取暖所致。

    看着一个个双眼塌陷、肢如枯柴的百姓,不用刘璋吩咐,徐晃、满宠便将身上所带干粮分于众人。

    好不容易,一行人终于找到了一户房舍还算完好的人家,叫开门,主人倒也好客,忙邀入内。一问方知,原来此乃村长之家,村长介绍说,因为本村地处颖水边上,客商时常在此歇脚,往年颇有几分繁华景象。然而黄巾一乱,村中财物、谷粮被劫掠一空、百姓也颇多死伤,幸好黄巾乱民抢掠一番后知道无油水可捞后便离开了,村民们有手有脚,勤劳一些,生活下去也不是难事。然而祸不单行,黄巾刚走,武平人何仪、何曼、黄邵便聚集了一群流氓、无赖,自称黄巾军,四处作奸犯科。黄巾之乱平定后,有一伙溃军前来投靠,实力大增的土匪更是变本加厉。由于本村距其山寨最近,因而最受其“光顾”,村中粮食、财物、姿色稍好的女子都被劫去,许多村民眼见活不下去了,大多领着尚未被迫害至死的家人逃离了家园,现在留在村中的都是留恋故土、无亲可投之人,这些留下来的人其实也都明白自己的结局——死!村长家受害稍轻,并非是其通匪,而是那些土匪出来做案,往往还需要一个歇脚的地方,他们也需要村长为其“维持”秩序……

    知道这些情况后,刘璋等人情绪很沉重,他们知道大汉百姓的日子不好过,可是从来没有想到过,他们已经艰难到了这样的情况!为了武平境内无数这样的村子,这伙土匪必须被消灭!可是凭着他们几个人怎么可能挑破一个在当地根深蒂固、喽罗匪兵达数千之众的庞大势力?

    刘璋更是郁闷,他以为周仓、廖化都是忠义之士,可是如今他们的行径……

    草草的吃过了村长准备的一碗可作镜子用的粥糜,几人挤在一间屋中休息了,并非村长不好客,不愿为他们多安排两间客房,实在是家中只有这唯一一间尚能避风的空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