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横马举枪就刺,颜良举刀抵挡。只见得两武器碰撞在一起火花四溅,星光向四周飞散。
颜良与赵云战斗在一起,场面让人看了热血沸腾,好想自己也亲身经历一样。
城墙上刘封亲自为赵云击鼓助威,鼓声震天动地,好似千军万马奔腾而过,发出的阵阵马踏声一般。
颜良与赵云战斗几十回合,颜良略显弱势,而赵云则越战越勇,就好像全身有用不完的力气。
颜良年纪比赵云大,但是作战经验十分丰富,短时间赵云也无法找到他的弱点。
“小子,武艺不错。”颜良不禁赞赏道。
“哼!要你说。”赵云冷哼一声。
赵云不想和颜良废话,反而进攻越来越猛烈,百鸟朝凤枪在他手中,就好像活了一样,朝颜良刺去。
颜良大刀快速的挥舞着,旋转一个大圈,奋力抵抗着赵云的进攻。
赵云就像一只凶猛的蛟龙,而颜良则像一只恶虎。龙虎之争,谁才是王?
刘封边击鼓边注意战场的一举一动,他生怕颜良会有诈,若赵云出事了,他又怎么能很楚落交代。
战场之上,铁马的马蹄踏在大地上,让大地都颤抖不已,好似要开裂形成打的裂缝一样。
赵云的玉马白龙驹,神采奕奕,没有一点劳累过度的样子,反而精神状态良好,看它的样子仿佛还能奔跑千里。
反观颜良的战马由于千里迢迢来陈留早已疲惫不堪,再加上如今的战斗,只怕体力早已不支。
“颜良,我劝你还是束手就擒吧。”赵云的枪直取颜良的胸膛,颜良挥刀打过,硬抗了一下。
“哈哈,小子我要是束手就擒,就对不起我上将之名。”颜良仰天大笑一番。
“那就别怪我,手下不留情了,也不尊老了。”赵云双手握住枪把,横扫颜良。
颜良使用自己的大刀也挥了过来,与赵云的枪碰撞在一起,只觉得两股力量相互冲击在一起。
就看是谁的力量更胜一筹了。
赵云的力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死死的抑制住颜良的力量,让颜良感觉一种压力直冲自己的手腕,一种酸痛感由手传到全身。
颜良知道自己在慢慢的处于弱势了,眼前这个小将,实力非凡,难怪可以战了张曼成的大将。
自己可谓是碰上了一个硬茬子。
赵云纵马一跃,长枪直接劈下,颜良举刀上举,自己的大刀直接被压了下来。
接着赵云顺势操长枪直取颜良脑门,颜良急忙大刀抵抗,但是大刀却被打落在地,接着枪落在喉咙的前方。
“袁绍的上将颜良,也不过如此。”赵云意气风发,居高临下道。
“后生可畏啊,老了。”颜良感叹一番,然后无所畏惧道:“小子,算我看错了人,要杀要剐随你吧。”
“不过……”颜良停顿了一下,方才说道:“不过,我若是死了,我主公袁绍定会率领大军,为我报仇,到时候你也逃脱不了。”
颜良的话语带着威胁的意思,让赵云内心不好受,他的枪尖都在轻晃,随时都可以刺入颜良的喉咙当中。
颜良的士兵,看见自己的将军败给了年纪轻轻的赵云,顿时一个个惊讶的张开了嘴,仿佛能放下一个鸡蛋一样。
而城墙上的刘封见此场景,只感觉心血来潮,自己也想提枪去战场大杀四方。
他可是青州比武之魁,武艺在当时青州兵也是永冠三军的存在。
此时看见赵云的战场风采,又何不会想起以前的在青州的岁月。
“哼!你以为我不敢杀你吗?单单你想袭陈留,就是死罪一条。”赵云脸色冷淡,就像凝霜。
“是吗?我不理解陈留太守乃是张邈,与小将你有何关系?”颜良满是不解的问道。
“我与那张邈并无关系,但今日入了陈留,就不能在我的眼皮低下被人占领。”
赵云正义凛然的说道。
“罢也,今日战败,乃是我一生之辱,要杀要剐赶紧的。”
颜良双眼一闭,大喊道,不带一点惧怕。
“好,成全你!”赵云退枪接着猛的刺来。
乒乓……
赵云的百鸟朝凤枪被向右弹开,只见的蓝色的长剑竖立在颜良面前,从剑向四周散发着傲世九重天的威亚。
长剑,不是别物,就是聂风。
赵云见到聂风,猛的回头一望,只看见城墙之上,楚落站在那里似王似帝,有着无上的威严缠身。
“大哥……”赵云气势弱了几分,问道:“大哥为何阻止我?”
“没有为什么,子龙快回来,我们即刻启程。”
楚落语气冷冷的,命令道。
“这……唉!”赵云心里难受至极,他苦涩的叹了一口气,收了枪与拔出聂风,驾马回城。
颜良听到了刚才的对话,他睁开了眼眶干燥的眼睛,看到了这辈子都忘不了的面容。
“多谢,楚将军救我一命,此等恩情来日再报。”颜良站了起来,拿起自己的大刀,感谢道。
接着颜良反过身,对他后面的将士道:“走,去与主公汇合。”
“是!”士兵异口同声道。
颜良先下一步,士兵紧随其后。
赵云入城之后,上了城墙,看到了楚落,有点气愤的询问道:“大哥为什么不让我杀颜良,你要知道颜良一死,袁绍就少了一名大将。”
“子龙啊,颜良一死又有何用,袁绍手下还有高览、韩猛、麴义、张郃,各个实力强横。
十八路诸侯解散,袁绍击败了韩馥,得了高览、麴义,张郃等大将,若颜良一死,等待我们的只有大军压境。”楚落目光长远,他解散道。
“再者说,今日我放了他颜良,他必定会记得这个恩情,来日定会相报。”楚落目视着远去的军队,风轻云淡的说道。
楚落放了他颜良,为以后得一件事提供了好处。
当然这一战,赵子龙在颜良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常山赵子龙之名将在不久传开。
“曹操,来信了,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东海之行,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