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31章 东南危急
    据传在大成帝国时期,一位韩姓官员任扬州知府时,官署后花园中有一种叫“金带围”的芍药,一枝四岔,每岔都开了一朵花,而且花瓣上下呈红色,一圈金黄蕊围在中间,因此被称为金缠腰,又叫金带围。

    按当时官制规定,只有宰相才有资格穿红色官袍、系金色腰带,因此,官员们都以能观赏到此花为升官的吉兆。

    当时,同在大理寺供职的两位王姓好友正好在扬州,韩知府便邀他们一同观赏。因为花开四朵,所以韩知府便又邀请临时路过扬州也在大理寺供职的陈姓官员参加。

    饮酒赏花之际,韩知府剪下这四朵金缠腰,在每人头上插了一朵。说来也奇,此后三十年,参加赏花的四个人竟都先后做了宰相。这就是有名的“四相簪花”的故事。

    而百姓们则是以讹传讹地传说:一旦出现了“金带围”这种芍药,当地就要出宰相。

    从此之后,“四相簪花”、“男戴观音(谐音官运)”、“女戴佛(谐音福)”、“马上封侯”的做法和挂件流行就变成了一脉相承的习俗惯例。

    三天之后,各府榜首前三人都来到学政大人府邸门口,让侍者给自己的头上插上一朵“金带围”之后带入大厅,参加学政大人举办的“簪花宴”。

    对各府学子来说,这一场宴会既是“簪花宴”,又是“拜师宴”,其具有的双层含义不容忽视:一旦走进这个门,从此便是林门中人。

    学政林晨之的府邸大堂肯定是摆不下可供二十五府七十五人围坐桌子的,于是在室内放置两张、室外放置五张桌子,分两处进行。

    待到戊时将至,屋外的五桌学子交头接耳、吹牛聊天,部分感到惊奇:怎的还不开宴;室内两桌却是鸦雀无声,众人用探寻的目光看着主客身边的两位青年学子,因为主客位置是空的。

    按照安排,那里是杭州案首位置。

    若地上有个坑,林晓泉和王熙河二人肯定会马上跳进去把自己埋起来;若是能重选一次,二人宁愿选择不来。面对众人的目光和林晨之越来越黑的脸,作为年岁更大的那个,林晓泉只能张口解释:

    “对了,颜师兄好像得了急病,卧床不能来……”这句话虽然很苍白,但至少算个解释。

    “开宴!——”

    云中城夜晚最吸引人的地方莫过云淮河边。云淮河,银江下游右岸支流。古称龙藏浦,大成以后改称云淮。自始皇帝时候起云淮河便是“千年烟月之地,金粉荟萃之所”,兼具百代繁华;“衣冠文物,盛于江南;文采风流,甲于海内”,可谓“天下第一文化名河”。

    云淮河旁的夫子庙乃天下四大文庙之首,为江南文化荟萃之地。每年元宵节的夫子庙灯会,是天下最著名的灯会活动,无数游客前来赏灯,可谓物华天宝。

    物质丰富到极限,发展出来的小吃文化自然就绚烂夺目。云淮小吃位列天下四大小吃之首,就算大汉迁都之后,其地位也丝毫未曾动摇。

    特别是科举之时,云州士子齐集云中城,书肆、茶馆、客栈中食客络绎不绝。加之云淮河两岸到处是花坊、酒楼,“温柔乡”、“销金窟”遍布,文人墨客无不向往。

    夫子庙小吃也在这灯影浆声中日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神韵。

    小吃传承至今已有八十多个品种,其中最闻名天下的当属云淮八绝。开洋干丝、牛肉锅贴、黄金豆腐涝、鸭油酥烧饼、桂花夹心小元宵、五色小糕、熏鱼银丝面……价廉物美,风味卓绝。

    一对玉人漫步在热气腾腾的街边,夹杂在川流的人群中随波逐流,相互距离不过寸许。或凝望一眼相互一笑,或驻足在糖人艺人面前大声叫好,或矗立云淮河边看船来船往,或在游人的拥挤中感受彼此温度。不知不觉,走到一座小楼旁。

    小楼是二层结构,楼上楼下都有食客就坐。颜子卿带着萧如秀直上二楼,因不是旺季,倒也能找到临河位置就坐。

    坐下后颜子卿点了一份糟田螺和油氽臭豆腐,萧如秀要了一份枣泥酥饼和一份藕粉圆子,不大一会酒楼就把二人要的小吃送了上来。

    颜子卿盘子里的糟田螺整体褐灰色,夹起一个放到嘴里一吸,所有汤汁和螺肉涌进嘴里,细细一品:肉质鲜嫩,汁卤醇厚,入口鲜美,回味无穷。

    “色泽金黄,外脆内嫩,臭味远闻,吃着却香!”颜子卿再夹一块臭豆腐放进嘴中,满脸陶醉。这幅表情,引得不吃臭豆腐的萧如秀也馋虫大起。

    “有这么好吃?”“尝尝!”“不尝!”

    “‘可与松花相媲美,敢同虾酱做竞争’真不尝?”“不尝!”

    “‘难为清白一世,不惜遗臭万年’,可惜了臭豆腐的风骨!”“哪有你说的那么玄……” 正在耳鬓厮磨间,楼下忽又走上两人,颜子卿定睛一看,两位熟人。

    “徐兄——”“颜侯——兄!”来者一男一女,男子脸色微苦,形神落魄;而女子清秀靓丽,身着朴素。

    “萧姐姐!”“卫妹妹!”这二人,正是上次花魁大赛上和颜子卿有过接触的徐文青和卫沅青。

    “这么巧!”颜子卿让出身旁位置,二人对视一眼,紧靠二人坐下。

    “颜兄怎么在此?——哦,糊涂了,正值院试,颜兄尚未回去!咦,今日不是‘簪花宴’么?”此处人多丁杂,徐文青改口迅速,隐瞒了“颜侯”称呼。

    “是啊!可我很忙,没时间!”颜子卿说很忙的时候,帮萧如秀夹了块枣泥酥饼放到碟子上。看得徐文青眉毛直抽抽:确实很忙。

    “二位也出来逛街、吃夜宵?”颜子卿用眼神指了指卫沅青,朝徐文青问道。

    “额——”“是的!”前面是徐文青问答,后面是卫沅青的话。徐文青感觉难为情,姑娘反倒很直接。

    “是我拉着徐大哥出来陪我散散心!”卫沅青解释。对徐文青这样的名士来说,“狎妓出游”明显有点败坏名声,徐文青在乎,卫沅青不在乎。

    “那一起吃,今晚我请!”不管二人同不同意,颜子卿再次叫来小二,又点了十几个小吃。荤素搭配、男女皆宜。小吃的分量并不多,十几份叫上来也能吃完。

    “那多谢侯爷!”徐文青能叫颜兄,卫沅青不可以,卫沅青帮徐文青答话。二人接过小二送来的碗筷,卫沅青帮徐文青摆好碗筷,坐到一边,不再说话。

    “别客气,你和文青可叫我子卿或佑之都行!”颜子卿这么说,即是认了两人做朋友。徐文青点点头,卫沅青却不敢这样拿大。

    “颜侯爷,上次赠曲的事,沅青感激不尽!”坐下后卫沅青赶紧道谢。一首“东风夜放花千树”成就了自己“云州第一花魁”地位,而且从今往后,《青玉案》这首曲子就是归属卫沅青的保留曲目,受到如此恩惠,怎能不谢。

    “小事,无需再提!徐兄下一步打算怎么办?”徐文青在朱子清座下担任幕僚一事,颜子卿也有耳闻。对于朱子清这条即将沉没的破船,稍微有点想法的人都得开始考虑将来。

    “下一步?还能怎么打算!”抗倭一事,给徐文青造成的打击不是一般的大。自毛海峰一死,消沉至今。这些事卫沅青和萧如秀都心知肚明,说起来还和颜子卿又莫大关系。

    “说起来,还是我打乱了徐兄大计!”颜子卿没丝毫道歉的意思,端起茶壶给徐文青倒上一杯。

    “不怪颜兄!只是感觉遗憾,差一点便成功了!”在徐文青和朱子清看来,毛海峰若是不死,谈判还是有极大可能成功。就算维持不了十几年,有个三五年也是好的。

    “不用遗憾!那些人面兽心的畜生,根本不能讲道理,一开始你们就错了!”

    “一开始就错了!?”对颜子卿的话,徐文青不置可否,也不辩解。对才华横溢、心高气傲的人来说,大多数时候,沉默便是不服。

    “徐兄接下来打算如何?”这是颜子卿今晚第二次询问此话。

    “怎么,颜侯打算招揽我?别忘您现在还只是个秀才!”徐文青说这话明显有点愤慨。卫沅青怕二人发生冲突,轻轻拽了拽徐文青衣角。

    “秀才又如何?”颜子卿抿嘴一笑,“‘匹夫一怒,血溅五步;秀才一怒,人尽敌国,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听说过没有?”一句话让颜子卿改成这样,徐文青哪里听说过。

    徐文青一脸“你接着吹”表情:什么时候秀才能这么凶猛?

    “有时间,多出去走走!欢迎你到杭州去看看!”对徐文青这种参谋型人才,颜子卿是求贤若渴的。家中的那帮“大老粗”砍人可以,算计人真的不行。

    沈维进这种人搞搞歪门邪道可以,若是堂堂正正两军对垒,还不如那群大老粗。

    “总督大人对我有知遇之恩,再说吧!”这算是变相拒绝。

    颜子卿觉得无妨,徐文青却觉得越来越不自在。拒绝颜子卿招揽就算了,还吃着人家的饭,这对徐文青来说简直如坐针毡。

    卫沅青也看出徐文青异常,一道理解的目光落到徐文青身上:“颜侯爷,萧姐姐,我们还有点事——”

    卫沅青话还没说完,却见楼梯口冲上一人,观望后认准颜子卿方向飞速跑过来:“少爷,杭州急报,十万火急!”一张急报送到颜子卿手中。

    看颜四斤如此模样,颜子卿知道定是出了大事。接过急报看后,顿时眉头一皱、眯起双眼。

    “如秀,饭不能吃了。我送你回去!”

    “颜兄,怎么了?”徐文青不知发生何事,开口询问。

    颜子卿玩味的看着徐文青,最后还是把急报递了过去:“倭奴犯边,沿海五府同时被袭。除杭州外,其余四府中郎将惨败!损失巨大、人心惶惶、烽烟四起、东南危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