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83章 鼎足而三(12)
    刘备如此安排,确实很大程度限制了诸葛亮的专权。
    但多方掣肘,也给诸葛亮的正常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这次曹丕大规模犯境,是前所未有的大战事,如果诸葛亮主站出来动出来调兵遣将,像李严之类的资深将领未必买账,凭白增加变数。
    一旦战事不利,诸葛亮不但要承担失败带来的各种后果,而且还违背了刘备的旨意,有擅权的嫌疑。
    李严在白帝城被刘备托孤以后,官居中护军,名义上是主管全国的军事。
    在这种关键时刻,他应该挺身而出,主动承担责任。
    实际上,但李严偏居永安,刘备只是让他制衡诸葛亮,防止诸葛亮篡权,并不能干扰他的正常工作。
    说是主管全国军事,但无论是在军中的威望还是军事能力李严都比不上诸葛亮,不足以统领全国兵马。
    李严真正的职能,只是防止吴国陆逊的入侵,自然无法兼顾曹丕五路大军的入侵。
    诸葛亮虽然主管政务,但从新野开始,就是刘备的正印军师,一直参与军事决策。
    即使刘备在世,他在军事上有很高的话语权。
    在后方留守,刘备也赋予诸葛亮调兵遣将的权利。
    当年刘备进军西川,诸葛亮留守荆州,就是军政一把抓。
    刘备进攻汉中,诸葛亮留守成都,也有调动西川兵力的权利。
    在战争的关键时刻,诸葛亮调动了西川可用之军,全部带到了定军山前线,这才让刘备获得了汉中大战的胜利。
    但这次诸葛亮并没有主动站出来承担重任,反而托病不出,其中最大的原因,还是在刘禅身上。
    刘禅是刘备的继任者,名义上的最高决策者? 他对诸葛亮和李严的态度,决定了诸葛亮应对外来危机的方式。
    诸葛亮故意避而不见? 并不是能力问题,他对击退曹丕的进攻早有定计,而且已经做出了安排,否则,耽误了大事? 就是授人以柄。
    但他要想处理好各项事情? 就需要刘禅的全力支持,而不是处处掣肘。
    更重要的是? 他还需要刘禅下旨,才能名正言顺接过李严手中的兵权。
    因此? 诸葛亮故意装病不出,就是等着刘禅亲自上门,然后顺势接掌兵权。
    次日? 刘禅早餐都没有吃? 车驾亲至相府。
    门吏见皇帝驾到? 可不敢再挡驾? 甚至不敢通报,慌忙拜伏于地? 迎接刘禅进门。
    刘禅也没有让门吏先通报? 而是直接问道:
    “丞相在何处?你前面带路? 我要探视丞相病情。”
    门吏可不敢敷衍? 如实回答道:
    “不知丞相在何处。只得丞相钧旨? 教挡住百官,勿得辄入。”
    刘禅按照太后的叮嘱? 下车步行,以示对相父的尊敬,近侍远远跟随? 他自己漫步前行。很快走进第三进院子,一眼看到孔明独倚竹杖? 在小池边观鱼。
    刘禅一见诸葛亮并没有卧床不起,心中高兴,丝毫没有因为诸葛亮托病而心中不满,他阻止近侍通报,轻步走到诸葛亮身后,观看良久以后,才徐徐问道:
    “丞相身体已经大好了吗?”
    诸葛亮表面上是在观鱼,实际上还是在考虑抵挡曹丕五路进攻的方略。
    因为刘禅不理朝政,诸葛亮与李严同为顾命大臣,还是有所顾忌的。
    这次诸葛亮虽然有十足的把握,让曹丕的五路大军无功而返,但如何安排将领们前去立功,颇费心思。
    因为西川还没有蓄积足够的力量,这次诸葛亮并没有和曹丕大军决战的打算,而是用计逼退各路大军。
    因此,前去抵挡曹丕大军的将领,并不需要领军迎战,只要耗得曹丕大军退走,就算是大功一件,并没有太大的风险。
    所以,安排出征的将领,可不能仅仅看将领个人的军事能力,还要看他所属的势力。
    因为刘备集团的派系可不少,要达成几大派系之间的平衡,诸葛亮就不能把立功的机会都交给自己人。
    吃独食可不是什么好事,很快就成为众矢之的,他这丞相也就当到头了。
    诸葛亮知道,要办大事,未必要把西川各大派系凝成一块铁板,但安定团结的局面,是必不可少的!
    平衡好各方势力,才能让蜀汉政权稳步发展。
    这些事情都难不倒诸葛亮,最棘手的还是与孙权恢复关系。
    诸葛亮托病不出,不是害怕曹丕,而是想着如何恢复孙权的盟友关系。
    刘备在荆州战场惨败,退到白帝城以后病故。
    他的死,多少与孙权有些关系,关羽直接被吕蒙斩杀,而谋杀张飞的范疆、张达,也逃到了江东。
    可以说,刘备三兄弟的死,或多或少与孙权搭上关系。
    所谓“国仇家恨”,“父仇不共戴天”,刘禅答应和孙权恢复盟友关系的可能性,并不是很大!
    就算是位高权重的诸葛亮,如果贸然提出再次与孙权结盟,也会遭到强烈的反对。
    首先是掌管兵权的元老一系,肯定会和诸葛亮离心离德。
    曹丕五路进攻,看似形势非常危急,诸葛亮托病不出,也没有想着马上和孙权恢复盟约,而是先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
    但派谁出使吴国,诸葛亮却拿不定主意。
    派往他国的使者,需要很好的口才,和非凡的胆量,才能不辱使命。
    因此,出使他国的风险可不小,尤其是敌对国!
    但一旦出使成功,功劳也很大,是文臣们建功立业、升官发财的捷径。
    春秋战国时期的蔺相如,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就是因为出使秦国,完璧归赵,获得了上大夫的职位。
    当年马良在荆州,凭借出色的能力,获得了关羽的认可,有荆州的第二人之称。
    但还是没有进入刘备的权利核心,在荆州能够与他一争高低的人选可不少,主要有王甫、潘濬等人。
    马良有很大的危机感,为了引起刘备的重视,坐实自己荆州第二人的位置,马良不得不求助自己的同窗好友诸葛亮,想要得到他的推荐,能够获得一个出使江东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