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79章 平倭(四十)难!难!难!
    南原之战后,全州等城相继失陷,不仅直接导致了全罗道的整体失守,连忠清道也沦陷大半。败报传至王京汉阳,朝鲜王李昖瘫坐在御座之上连连哀叹:“寡人就知道会是这种结果,平日里一个个信心百倍空谈防备, 结果呢?壬辰年也顽强守住、未被攻占的全罗道竟被如此轻易占据。改革改革,改到现在就给寡人这样的结果吗!”
    对此指责,柳成龙等人一时均沉默不语。好半晌后,李德馨才奏道:“殿下,漆川梁的战败起了很大的影响,南原拼死战至了最后一刻,也令人动容。若究此战战败之根本, 在于原先驻守的明军在开战之前不久集体不战而逃, 我们的士兵面对倭寇的大军虽难以力敌, 但都在拼死血战,战败实在是寡不敌众之故。”
    李恒福进言:“都元帅权栗所领主力部队正在待命,此时若有哪怕小股明军主力可以南下与之联合,立寻战机挫败敌寇锋芒,战局便可以逆转,请殿下坚定圣心。”
    李昖越听越是生气,拍着扶手道:“少在寡人面前空谈大话,让寡人坚定圣心?你们倒是拿出结果来啊。眼下的结果是什么?是倭寇再次逼近王京!
    你们两个,一个说明军战前不战而逃,所以此番全罗道、忠清道之大败责任在明军,却不知此前是哪些人整天和寡人说指挥权不能不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明国,宗主也,出兵巨万来援而不得指挥,反倒成天被你们胁迫, 换了寡人是大明皇帝,寡人也非得撤军不可!现在明军真撤了,你们口中固若金汤的防线在哪?倒是让寡人见识见识啊!哦, 这会儿又来说人家明军撤不得了?
    另一个就更有意思了,既然权栗所领主力已然集合待命,你们却不敢说让他南下抵御敌寇,反倒和寡人说‘若有哪怕小股明军主力可以南下与之联合’,便能够‘立寻战机挫败敌寇锋芒,战局便可以逆转’?
    怎么,没有这‘哪怕小股明军主力南下与之联合’,这仗就还是打不得的,战则必败是吧?好啊,好啊,逼得明军不肯留下的是你们,挨了打之后要寡人厚着脸皮去求人家南下的还是你们!
    是不是在你们眼里,寡人甚至大明皇帝都要听你们指挥,那才遂了你们的心意?真是笑话,汉人怎么说来着,就算泥人也有三分火气!人家天兵刚被你们气走,现在要寡人去给你们擦腚?你们不要脸,寡人还要!寡人思虑,得让中殿领妃嫔宫人先往北方暂避。”
    柳成龙大惊,忙劝道:“殿下您何出此言?如此一来国内军民又会因播迁而再次四分五裂!绝不可再现壬辰年的混乱啊。
    此前正是因为不能坚定信念,调度部署屡次失误,才生出播迁之事来,结果民心大乱,官府无人,王室播迁,国土大片失陷,存亡仅在一息之间。今时今日绝不能重蹈覆辙了啊!”
    李昖严词回应并非播迁,只是让妃嫔暂避。柳成龙则以朝鲜百姓不会如此斟酌考虑而再请李昖能收回成命。
    李昖也知道上次播迁影响极坏,弄得王权威信扫地,世子甚至隐隐有反压王权的迹象,若是再来一次,谁也说不好会出什么变乱,无奈之下只好令柳成龙等人不辞辛苦,去丹东到经略行辕共商御敌方略。
    说起来也好笑,大明这经略行辕近期以来换了好几个地方。最开始是在汉阳不说,后来要北撤,先撤到平壤顺便禀告给高务实,结果高务实让宋应昌继续撤,于是撤到临近丹东的朝鲜义州。
    按理说,宋应昌是援朝平倭经略,都已经撤到朝鲜最北边的边境之城了,无论怎么说都应该足够,因为再撤的话他就名不副实了。哪知道高务实还真就不满意,直接下了明令,让宋应昌撤回辽东本土,指定他立刻过鸭绿江,去丹东和麻贵一道。
    宋应昌虽然觉得这样一来自己帽子带得有些不适,但显然不敢违背高阁老的指示,只好又再次北撤,于是经略行辕就这么回了大明本土,根本不留在朝鲜了。这也就导致朝鲜现在想要联络经略行辕也必须连夜赶路去丹东拜会。
    此时经略衙门之中,宋应昌与麻贵也正在为全罗道的失陷而商议,麻贵根据掌握的情报在作战地图上给宋应昌复盘了一下此次朝鲜的表现,然后断然道:“侯爷法眼如炬,朝鲜的表现果然全如所料,根本当不得倭寇兵锋。此战如此发展下去,只要没有我军坐镇,早晚又是三京失陷、全国沦陷的下场。”
    宋应昌道:“那是当然!我来之前就早已听说,朝鲜朝廷严令全军不得后撤,必须坚守险要,结果李福南虽在南原与倭寇血战,却仍逃回汉阳,苟全性命。
    全州守将守军则更加不堪,不仅未能及时援救南原,甚至未见倭寇一兵一卒便不战而逃,之后还大言不惭妄谈战局,为其不战而逃找借口,简直可笑!
    我看全罗道的失守必使朝鲜朝廷的部署大乱,已经彻底陷入被动,整个形势岌岌可危,要不了多久就该再次播迁了,咱们也该有所防备,以免届时应接不暇,同时也要做好随时南下的准备。”
    麻贵建言道:“我军准备其实基本已经完成,眼下的关键还是要看南下时机,这一点……其实主要不在军事层面,恐怕还是要等侯爷的命令。”
    宋应昌颔首道:“不错,你这话说得颇有见地,难怪侯爷亲点你来接任提督。那么近来咱们就要时刻与侯爷保持联系,利用好丹东的京华飞鸽站,确保侯爷的指示能够立刻得到贯彻执行,这一点就劳烦麻提督你操心了。”
    麻贵忙拱手道:“经台言重,此乃末将本职,自当照办。”宋应昌很是满意,心说李如松要是有麻贵这样的态度,上一次也不至于打成那样了。
    此时朝鲜领议政柳成龙与都元帅权栗风尘仆仆前来拜见,宋应昌听说他们日夜不停赶路数日才到,连忙请二人入座,柳成龙刚刚坐下便道:“说来惭愧,我二人此番前来主要是共商御敌之策。”
    宋应昌向柳成龙及权栗客气道:“二位客气了,本部堂身为平倭经略,御倭平倭乃是职责所在,二位有事请讲。”
    都元帅权栗赞道:“有经台此言我等就放心了,只要经台支持,我们定能携手击退倭贼。至于之后的防御部署,我以为可设于忠清道天安郡内的稷山。此处为险要之地,且通连各地,倭寇欲从速进入京畿,依我猜测多半会集中至稷山一带。
    谷獛
    若我们能在此处击退倭贼,不仅京畿可保,战局也将逆转,我们将能转守为攻。不过我军火炮不足,如此设防还需仰赖天兵火炮支援,不知经台您意下如何?”
    宋应昌知道权栗这话是希望他派兵南下,但其实他知道这事现在不是自己说了算的,因此便道:“都元帅所言有理,敌众我寡,若倭寇分散进击,贵军兵力不足,既然眼下可以集中对敌,那自然正是战机。
    我看朝鲜可以派遣精锐前往稷山阻击,而稷山地形不适于大军展开,对倭寇也同样如此。那么此战不仅需要计谋,更需精锐担任阻击,请问都元帅对此可有调遣?”
    权栗发现他话说得虽然好听,但就是不提明军支援,只好把话挑明,道:“我将调派咸镜道观察使孙元信领兵三千,右议政李元翼为监军,从旁协助。这支军队于咸镜道不仅屡次参与对戎狄的作战,也为抵御倭寇的入侵拼死血战,是好不容易才保留下来的精锐。
    不过正如我此前所说,我军缺乏火炮支援,所以在此之外还是希望天兵能为我军提供支援,派遣一路火力强大之炮兵南下配合作战,例如戚金将军所部,我看就很合适。”
    宋应昌笑了笑却不着急回答,反而转头询问麻贵意见,麻贵进言:“末将以为稷山确为绝佳战地,可先以炮击击溃敌阵,在敌寇重整队列之前发动突袭使其士气崩乱,如此则有望大胜……
    但是这不过是构想,例如炮兵支援的问题现在就还难办。戚金所部此前在朝鲜血战数次,不仅火炮颇有损毁,火药炮弹也都急需补充,甚至连人员都要增补。经台您也知道,戚金所部为南军,增补人员路途遥远,颇为麻烦,因此暂时还难以出兵。”
    权栗一听,忙道:“若是戚金将军暂有不便,那么吴惟忠、茅国器等将军所部若能南下,我看也是足够的。”
    麻贵一脸为难,道:“可是他们的情况与戚金并无二致,眼下都还不便出兵啊。”
    接下就是无论权栗如何说,甚至连柳成龙亲自加入进来劝说也没用,麻贵一口咬定整训增补尚未完成,明军现在不能出兵。
    柳成龙与权栗好说歹说,最后还是宋应昌动了点恻隐之心,说出兵现在的确不行,但你们既然是缺炮火支援,我这里正好有一批火炮剩余,可以提供给朝鲜。
    其实他所谓的“剩余”就是指淘汰品,大抵相当于之前南原之战时的胜字号火炮,都是二三十年前大明还没搞军工改革之前的货。不过好消息是这些火炮虽然老旧,却也是当年经过高务实派人“质检”之后剩下的,老旧归老旧,至少不会无故炸膛。
    柳成龙及权栗见只能谈到这一步了,无奈之下也只好答应,毕竟怎么说也有一百多门炮,单论价值其实也算不菲,甚至一个稷山还用不到这么多炮,那怎么说也能在回去之后有所交代。
    柳成龙回去之后召开备边司会议,又与同僚共议军粮,他道:“军粮马料目前暂无问题,问题在于若长期作战则很难筹措。因全罗道是我朝产粮重地,全罗道失守,军粮也因此渐难,重夺全罗道之前还需设法缓解。”
    众人也在苦思良策,正商谈间,此前被罢黜的前领议政李山海突然归来,他现为领敦宁府事。柳成龙心中一惊,不知李山海为何出现。双方互道问安之后,柳成龙问道:“鹅溪公(李山海号),再次见到您实在是倍感高兴,您的女婿李德馨这些年来对国事尽心尽力,想必您也是知道的,只是您今日为何到此?”
    李山海道:“王上似乎认为这个国家有些太不像样了,所以又重新召我回朝。领相,听说倭寇此前南撤之时你就已经预料到他们将再次入侵,早已开始防备并对国政改革,我听闻之后颇为欣慰,但眼下看来却不禁怀疑,朝廷真的做过防备么?
    若是真的做过防备,倭寇又怎会如此长驱直入呢?眼下水军瓦解,城池失陷,全罗、忠清被敌所占。这其中究竟是怎么回事,或者说是出了什么问题?”
    有关水军瓦解一事,李德馨欲为柳成龙辩解,却被李山海喝退,他又对柳成龙道:“我对领相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但身在家中听到的却都是令人难过的事情。改革招来反目,朝廷失和不能一心,加上国难又至,连我这等老朽也无法再安心居家。”
    柳成龙见李山海归来便行责问,想来定是朝鲜王之意,便答道:“我也知两班及士绅对我极为不满,无非是因为损害了他们的权益。不过,无论改革最后结果如何,该退之时我自会退去,但至少也在战乱之后。如今倭寇猖獗,尽数驱逐歼灭是身为领议政的我责无旁贷之事。”
    李山海指责柳成龙傲慢自大,自认为只有他一人能引领朝廷平定倭乱。李恒福也为柳成龙申辩,但李山海同样不屑一顾:“真不知领相的竭尽全力是不是能得到好结果?在稷山若不能击退倭寇又该当如何?倭寇渐渐逼近,就不谴责没有做好防备的自己么?届时倭寇兵临王京,领相又会谏阻播迁吧?”
    柳成龙坚称定能在稷山挡住倭寇,李山海见柳成龙目光坚决,也只是微微一笑,说将拭目以待。李山海离开后,柳成龙等人对稷山之战也无十足把握,心中同样多有忧虑,只能希望苍天眷顾了。
    ----------
    感谢书友“曹面子”的打赏支持,谢谢!
    感谢书友“klauszx”、“小暑未暑”、“曹面子”、“巅峰舞动”的月票支持,谢谢!
    ps:腹泻一整天,晚上直接比早上轻了两斤多,这章更新迟了点,实在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