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大家族的族长离开之后,卢万达开口对李泰说道:“主公,如果按照主公刚才的承诺,那将来我燕国的税收又从何而来呢?”
李泰答应这些大家族的族长,他们所开创的工厂和商铺,将在三十年内,不征收任何赋税。这可不是说着玩儿的。
如今唐朝收税是按照租庸调制,所谓:“有田则有租,有户则有调,有身则有庸。”每丁授田后,每年上缴粟二担,称为“租”。
丁男为国家服劳役,每年二十天,如有特殊原因,不能服役,可以按日计算,每日缴绢三尺以代替,这称为“庸”。
随地方土产,每丁每年上缴绢、绫各二丈,布加五分之一,缴绢、绫的,另加绵三两,缴布者另加麻三斤,这称为“调”。
而且李泰还免了,种地农户的这三项税收。只收取他们收成的三成,作为赋税。而如今那些大家族,又三十年之内不用交税。
那就意味着在接下来的三十年之内,整个燕国都需要利用种地的农户,交上的那三成收成,来维持国家用度了。
这些税收,不要说维持整个燕国的运转,哪怕就是部队所消耗的经费。也绝对不仅仅只有那三成收成,可以正常维持的。
“卢家主的担心本王自然明白,但是人家这些大家族,毕竟交出了人家赖以生存的土地。如果我们不给他们相应的回报,那又与土匪有什么区别呢?”
“不过本王答应是,不收取他们工厂和商铺的税。但却不代表不收取他们的税款。”李泰笑着对卢万达说道。
听到李泰的话,卢万达的心中不由一颤。脸上的表情也不由得一变,于是开口对李泰说道:“难道主公,准备增加新的收税名目不成?”
“不是增加,而是改革。我大唐的税收名为租庸调。不过本王却不准备在燕国,实行这个税收方式。”
“在燕国只会有三项税收,第一项为个人所得税,第二项为营业税,最后一项为农业税。”李泰笑着对卢万达说道。
“不知主公所说的,这三项新的赋税,又是如何一个征收方式呢?”卢万达不解的对李泰问道。
随后李泰便将个人所得税,和营业税的征收方式,详细的和卢万达解释了一遍。至于土地税,早就已经说过了。
“主公,这样一来确实可以避免,百姓们遭到天灾人祸时,无法缴纳税款。但是这样恐怕会让我国的税收大大减少。”卢万达担心的对李泰说道。
所谓的租庸调,说白了就是按人头收税,无论你今年的收成如何。就算是颗粒无收,国家也会按照你的人头数来收取税赋。
虽然这样保证了国家的税收,却造成了很多人无法交纳税款,因为并不是他不想教呢。而是根本就没有能力缴纳税款。
最后等待他的只有卖身为奴,因为一旦卖身为奴,便会有他的主家为他交税。当然他自己的人身自由,也彻底的消失了。
这也是为何会有人,瞒报自己家人口数量的原因。说白了就是一种偷税漏税的方式而已。
“一个国家是否兴旺,税收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我们要以国家的名义成立工厂……”李泰又将后世国家的管理模式,和卢万达详细的诉说了一番。
听到李泰这别出心裁的方式,让卢万达不由得心中万分激动。他没有想到,李泰竟然会想出如此新颖的想法。
不过另外一个词汇,也出现在了卢万达的脑海,那就是与民争利。因为李泰这样做,确实已经有与民争利的嫌疑了。
于是卢万达开口对李泰说道:“主公,这个方法虽好,但是却好像是与民争利。”
“卢家主此言差矣,如果我们向百姓收取大额的赋税。我们在经营国有企业,那才叫与民争利。”
“而如今我们大规模的,减小了百姓的赋税。又如何能够说我们,是在与民争利呢?”李泰笑着说道。
一直在一旁没有说话的韩志,突然开口对李泰说道:“主公,您这个征收赋税的方式。与法家思想十分吻合。”
“我觉得这确实是一个治国之道,只要主公可以在燕国,将这三项税收推行。再加上主公所说的国有企业,燕国用不了多久,便会成为富饶的国度。”
“韩大人说的不错,比如我三十三重天,就是主公的个人产业。如果按照主公的说法,那我三十三重天将成为燕国的产业。”
“而我三十三重天每年的收入,恐怕不是原有幽州的赋税可以相比的。”一旁的邹凤炽笑着说道。
“既然如此,那这件事就交给三位了。本王需要你们为本王,整理出一套新的税法。”李泰点点头后对卢万达,韩志和邹凤炽三人说道。
“请主公放心,我们一定会按照主公的用意。短时间之内整理出一套税法来。”韩志其身对李泰说道。
卢万达同样点了点头,然后说道:“从今以后,我燕国只有三种税收,那就是不耕种土地的匠人,缴纳个人所得税,经商的商人交纳营业税,种地的农户缴纳土地税。”
“卢家主说的不错,以后这就是我燕国的税收。不过按照本王的承诺。交出自家土地的大家族,三十年之内不会征收他们的营业税。”李泰点点头后说道。
得到了李泰的交代,韩志,卢万达和邹凤炽三人,便开始紧张的忙碌起来。一套新的税法,将从他们三人笔下产生。
而李泰只负责提供了一,个大致的构架,细致内容他可就不会再过问了。所以在三人忙碌的同时,李泰又过起了悠悠哉哉的生活。
不过李泰表面上轻松万分,心中却是万分的谨慎。因为如今自己的整个属国之内,并不是真正的太平盛世。甚至用暗流汹涌来形容,也绝对是不为过的。
不过李泰却并没有操之过急,用过激的手段去诛灭那些暗流。因为李泰知道,杀人不如诛心的道理。
只有让百姓真正的看到好处,他们才会心甘情愿的跟随自己。哪怕自己让他们前去送死,他们也绝对会义无反顾。
相反,那就是阳奉阴违,一旦出现任何变故的时候。那些表面上顺从自己的人,有可能瞬间倒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