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崭露峥嵘,思安思退
随着时间流逝,都司以及布政使司的官员相继到来,
大部军队、民夫进入越州,大批粮草物资同样如此。
整个越州逐渐恢复了秩序,
原本肮脏混乱的大街得到了清扫,四处焚毁的房舍也得到拆除,
遍地的尸体被挪到了城外的尸坑,
一部分身体不全的就地焚毁,
一部分身体健全的,淋上石灰,就地掩埋。
随着越州城越来越干净,渐渐恢复了以前的样子,
所有人都猛地发现,
越州城愈发的死寂,没有生机,没有人气。
府衙前的万鸣街本是越州最热闹的街道,
但现在除了干净整洁之外,空无一物。
一到夜晚,冷风呼啸而过,万鸣街安静得像是死地,唯有淡淡的血腥味弥漫。
随着都司兵马到来,京军所属也终于可以重新歇息,不用再整日劳作。
京军营寨之中,难得的安静弥漫。
李景隆坐在桌案后,提笔快速书写。
“洪武二十一年四月二十八日,
越州慢慢好了起来,但依旧没有人。
我去看过城外的尸坑,我的妈呀,太吓人了,估摸着得有个一两万人。
臭烘烘的全是苍蝇。
某家可是大名鼎鼎的曹国公景隆是也!怎么能露怯呢?
我强忍着害怕,勉励了一番值守军卒,
他们辛苦了。
我也辛苦。”
“四月二十九日。
难得休沐,我要研习兵法,看兵书!
妈呀,太难看了,晦涩难懂,一些字还不认识。
难怪世间名将这么少,认识字的都去科举当官了,正经人谁来苦哈哈的当兵啊。
要是有简单一些的兵书就好了。”
“四月三十日,
我回顾了一番这些日子的经历,
打仗太难了,又累又脏,身体累,脑袋也累。
不过,黑鹰说我有成为世间良将之资,我亦这般觉得。
行军打仗也不是那么难,
只要找好软柿子,还是能时常打胜仗。
以后,我要专挑软柿子捏,
不能去北边和草原人打,他们太凶猛了。
我要平叛,这些人甲没有,刀没有,
一轮齐射就能射死一大片,太容易了。
不不不.划掉/
我要待在京城里,京城里多好啊,
有吃有喝,还有美人伺候。
黑鹰说我不思进取,年纪还小,不懂权势的重要。
但他与我也差不多大,说话倒是老气横秋,
很难辨别是不是在在啥来着,反串!
我知道权势的重要,父亲的衣钵还需要我来继承。
吃喝玩乐一途我也只是说说,该干还得干,
都说九江好命,可我也没见哪里好。
好在,云南的战事结束了,我大有长进。
打过外敌,平过叛,景隆也不失为一方统帅!
我现在只想抓紧离开越州这个破地方,抓紧上船,不用再自己骑马赶路。
到时,我也找个貌美女子一同拉上船,排忧解闷。
云逸这几天都没来军营,整日窝在家中造娃,好生享受。
羡慕。”
“五月一日。
上船后,李氏兵书的编制也要提上日程了,
这半年记了太多东西,有些都已经忘了,幸好记下来了。
我,李景隆,要编一本谁都能看得懂的兵书!
等千百年之后,我就不叫李景隆了,
我叫李圣,兵家至圣!”
李景隆趴在桌案后,下笔如飞,五官连连变换。
门口,亲卫段晨时不时地回头,
用指头掀起帘幕,看一看自家公爷是否还在。
他知道自家公爷在写日记,
每到这个时候,他都会把所有人都赶出来,表情变幻复杂。
这时,段晨眼神一凝,看到了急速而来的胡小五。
胡小五匆匆走至军帐前,说道:
“我来禀告曹国公,城东二十里发现了叛军身影,刘将军请曹国公同前去议事。”
段晨脸色凝重起来,轻轻点了点头:
“我知道了!”
胡小五点了点头,快步离开。
在他离开后,段晨蹑手蹑脚地掀开帷幕,将脑袋探了进来,
见自家公爷还在那里下笔如飞,眼中闪过一丝无奈。
他轻声喊道:“公爷.公爷”
李景隆面露不悦,猛地抬起头,
“什么事?”
“已经发现叛军了,刘将军请您去议事。”
李景隆眼中的不悦顷刻间消失得无影无踪,转而变成了兴奋,握住毛笔的手紧紧攥住。
他等的就是这一刻,只要将前方堵路的叛军消灭,他们就能再次启程!
呼——
李景隆长舒了一口气,瞥了一眼凌乱潦草的日记,
快速将其合上,而后走至床榻旁,
小心翼翼的塞到包裹衣物的夹层中,
又用力抹了抹,抚平痕迹!
做完这一切,李景隆来到铜镜前,
整理了一番衣衫头发,眼神中的疲惫也在悄无声息间隐去,重新恢复了锐利。
他在心里给自己暗暗打气:
“景隆啊景隆,你可是兵家至圣,好好学!不能懈怠!”
做完这一切,他才迅速走出军帐!
在走出军帐后,充满迷茫不知所措的李九江消失不见,
转而变成了腰杆挺直,大步流星,年富力强,富有朝气锐利的曹国公李景隆!
中军大营,李景隆来到这里后,这里已经汇聚了许多人,
带领卫所兵匆匆赶来的沐春,
伤势未愈,包裹得如同白粽子一般的邓志忠,
江淮卫指挥使赵安峰,还有一众副将。
以及浑身弥漫了混乱气息的刘黑鹰。
此刻,刘黑鹰瘦了不止一圈,
眼窝深陷,皮肤黝黑油腻,散落的头发许久没有打理,根根虬结,
就连身上的衣物也充满褶皱,甲胄歪斜。
见到他,李景隆愣住了,有些怪异地看向刘黑鹰:
“黑鹰啊,你这是咋了?”
刘黑鹰从地图上抽出脑袋,苍白干裂的嘴唇像是濒死之人,
见到李景隆到来,
他长吁了一口气,身体向后,靠在椅背上.
“曹国公啊,你可害死我了,忙啊忙”
李景隆缩了缩脖子,走到一旁默默坐着,不再发问。
按理说,主将不在,他身为京军统帅,应当处置一众军务,
而刘黑鹰则负责将一众军务落实下去。
但李景隆并不懂如何操持军务,就请了刘黑鹰帮忙。
于是,就成了现在这副模样。
一旁,身上包裹严严实实的邓志忠低声笑了起来:
“黑鹰啊,你还年轻,顶得住,
像我们这等老头子,不能像你们这般整日熬夜,
这军务啊堆积了是一日又一日,总是处置不完。”
说着,他与一旁的赵安峰对视了一眼,不由自主地笑了起来。
赵安峰说道:“其实啊,一些不那么要紧的军务,
不用当天处置,就那么堆积在那里即可,
什么时候用到了,什么时候处置。”
“不行不行.一日不理,就是一团乱麻。”
对于此类建议,刘黑鹰果断拒绝,
前军斥候部的军务与其他军中军务有些不同。
大多不是已发生的事,而是对未发生之事做的预案。
最近他就在忙活,若是叛军来袭,
前军斥候部的作战计划。
如何以最小的伤亡取得最大的战果,
这是前军斥候部上上下下都在贯彻的建军思路。
当然,随之而来的就是茫茫多的军务。
虽然这些军务有九成的可能用不上,但却不能更准备。
对于此等回答,沐春很满意的点了点头,
上行下效,方为强军!
战事结束,军中氛围没有因为休沐而松弛,反而充满紧绷。
这时,休息了多日,神情怡然的陆云逸迈步走入军帐,
高大的身躯加上英俊的面容,若不是身穿甲胄,可能会被认为是进京赶考的书生。但因为他的到来,
军帐中原本有些轻松的氛围顷刻间变得凝重。
一众副将也不笑了,东倒西歪的身体也变得笔直,脸色凝重下来。
不远处的卫兵努力将身体站直,如同标枪,精神抖擞!
气氛的陡然变化让所有人暗暗震惊。
邓志忠与赵安峰对视一眼,眼中有着郑重与佩服。
沐春更是面露古怪,眼中精光闪烁。
在军中就是这般,擅长打仗、身负功勋的将领不自觉地就会受到所有人敬畏。
在其身前,所有人都会主动更改仪态以及心绪!
陆云逸察觉到了这种变化,并没有在意。
他朝着上首的曹国公以及大舅哥拱了拱手,依次行礼。
“拜见曹国公、沐将军!”
李景隆摆了摆手,显然对于此等客气有些古怪。
最+近+章节+在6=9=书=吧阅读!
沐春笑了起来,上下打量着陆云逸,
对于这位妹夫,愈发的满意:
“客气作甚,云逸,坐。”
陆云逸笑了笑,坐到了左侧下首第一位,
对面是手拿地图的刘黑鹰,见他一副萧瑟模样,
陆云逸哑然失笑,问道:
“怎么成了这副模样。”
刘黑鹰眼睛滴溜溜乱转,见有外人,心中气急,
但依旧一板一眼地说道:
“回禀大人,日夜操劳,没有歇息。”
陆云逸笑了点了点头:
“加把劲,忙过这阵子就好了。”
刘黑鹰原本昂起的脑袋顷刻间耷拉下来,
此话他已经听了好些年了。
事情忙不完,根本忙不完!
这时,军帐中的文书拿过一本本册子,
给在场众人依次下发,刘黑鹰解释道:
“这是我军斥候发现叛军的文书报告,
最后有前军斥候部给出的建议处置,以及具体方略,诸位大人可以看一看。”
陆云逸接过文书,脸色凝重,打开文书详细看着。
邓志忠与赵安峰等人同样打开文书。
他们还是第一次见到前军斥候部的内部文书,显得尤为郑重。
沐春更是如此。
他早就看过前军斥候部的文书,相比于正常军中文书,有着很大区别。
但打开一看,映入眼帘的文字还是让他面露愕然,
相比于之前,前军斥候部上下又多了许多灵性
一、敌情概述:
[在汤池山西侧约五里处,我斥候小队隐蔽接近并观察到一支人数众多、装备杂乱的军队正在扎营休整。
通过判断,确认该部队为云南越州阿资所部叛军。]
二、叛军状况:
[人数规模:初步估算,叛军前军人数大约在五千至八千人之间,出粗推测其大部在三万人左右。]
[装备情况:叛军装备参差不齐,有少量铁甲及弓箭,
大量简陋的刀枪和盾牌,
战力有一定基础,但整体装备水平不高.]
[若正面交战,预计战损一:一百]
[营地布局:叛军营地设置较为松散,缺乏严谨的防御工事,
表明其可能未料到附近有我方侦察力量,或是对我部进入越州全然无知。]
[若行突袭,预计战损一:三百]
[动向分析:叛军正在准备进行下一步行动,
部分士兵正在整理装备,马匹亦被集中饲养,预示着可能即将移动。]
[具体目标推测为:越州城。]
三、地形与环境:
[汤池山地区地势起伏,林木茂密,为我方提供了良好隐蔽条件。
然而,该地形同样有利于叛军进行伏击或快速转移,增加了侦察与追踪难度。
当前天气晴好,视野相对开阔,
但夜间及清晨雾气较重,可能影响侦察效果。]
四、建议措施:
[加强监视:增派斥候,对叛军营地实施全天候探查,密切关注动向,尤其是夜间及清晨的异常情况。]
[情报收集:尝试捕捉叛军斥候或细作,
获取更多关于其兵力部署、作战计划及后勤补给的具体信息。]
[准备迎战:鉴于叛军可能采取的行动具有不确定性,
建议前军主力做好战斗准备,主动出击,利用汤池山复杂的地形优势,
提前规划防御与反击路线,将叛军所部堵在汤池山!]
[若我部与颍国公所部前后夹击,预计战损,一:五百]
五、结语
[云南越州阿资所部叛军虽遭挫败,但仍未放弃其叛乱企图。
我部将继续保持高度警惕,确保情报准确传递,为大军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请中军审阅并指示下一步行动。]
斥候小队:孙思安
洪武二十二年五月一日寅时初
看着手中军报,军帐内陡然间陷入死寂。
第一次见到此等军报的将领,都皱眉深思,满脸凝重,又将军报看了一遍。
此等军报,在他们眼中,不像是斥候所做,
反而像是一军将领对上官汇报的文书,
有理有据,有条有理!
从发现敌军到处置到后续的判断,应有尽有!
在他们看来,一部千户所做的文书不过如此。
现在,居然是一个斥候小队所做。
沐春脸色凝重,问道:
“云逸,斥候小队有多少人?”
一行人同样将眸子望了过来,目光灼灼。
陆云逸笑了笑,淡淡开口:
“十人到百人不等。
我军经过测算,人数到达百人后,
被发现的概率就会成倍增加,建制也会变得臃肿,不那么灵活机动。
在正常情况下,探查小队都保持百人以下。
以人数劣势换取灵活机动,代价是牺牲一些获取讯息的时间。”
“百户?”
几乎军中将领的眼睛都眯了起来,心神俱震,
一军百户就能如此条理清晰地做出斥候文书?
这未免太不可思议了。
沐春目光灼灼,盯着军报仔细查看。
倒是龙虎卫的邓志忠,想到了一件事,
在京中礼兵之前,前军斥候部曾在大校场进行过预演,
其中就有临阵换将之法,让他们这些将领都赞不绝口。
另外,他还从五军都督府得知,
前军斥候部有一份针对临阵换将的方略,被太子相中。
起初,他认为这是天方夜谭,
因为大明百姓目不识丁,军中大多军卒亦是如此,
想要换将,个人的能力成了最大桎梏。
但现在,邓志忠见到了前军斥候部的真正底蕴,
一个先军斥候就有如此见识与谈吐,
似乎换将之法也不是那么天方夜谭。
陆云逸将他们的表情收于眼底,
脑袋微微低下,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外战结束之后,军伍之人无仗可打,地位会大大降低,
一些随波逐流的将领与军队会被淘汰。
或发配到某一地去种地,或发配到某一地去修城池。
而他想到的,就是让前军斥候部有不可替代的先军作用,
先的是大明军伍吗,领先的是大明军制!
只要这套军制足够吸引人,他就能在军中屹立不倒。
坐在他对面的刘黑鹰同样将脑袋低下,看似在看文书,但心中早已思绪纷飞!
思安思变思退
邓志忠想了想,沉声开口:
“云逸啊,一直听闻前军斥候部不一样,
起初本将只认为尔等甲胄精良、军卒勇猛,
今日一见,叹为观止!
尔等百户已经能顶得上我军千户了。”
沐春倒是没有什么顾忌,沉声开口:“这是你一直推崇的换将之法?”
陆云逸笑了笑,不吝言语:“回禀陆将军,正是如此。”
他解释道:
“各位大人,我军斥候出身,
做的都是先人与前的危险活计,
军卒以及一众将领的个人素质尤为重要!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一旦小旗官、总旗官、甚至百户千户总会碰到不熟的战况,操持起来难免生疏,进而影响战果。
所以,我军斥候小队在探查敌情时,
会根据地势地貌以及危险程度,不停地更换领导者。
意在各种复杂情况下都有最优的应对。
如此,每个军卒都是各自队伍中的领导者,
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对于探查大有裨益啊。”
一众将领面露深思。
这是整个大明军伍的所要面对的问题,
——军卒对于军队没有归属感,只当是一份生计。
现在,让军卒成为特定状况下的领导者,
好坏他们不清楚,但至少能更好地捏合军伍。
似乎是一个解决办法.
一行人皱眉深思,眼睛渐渐亮了起来。
陆云逸见他们面露深思,嘴角含笑,没有打扰。
李景隆则在一旁羡慕到不行,
他也想随口一言就让一众将领频频深思!
过了许久,陆云逸才看向上首,沉声开口:
“曹国公、沐将军,对于城外叛军,
我赞成斥候小队孙思安的想法,主动出击,将其堵在汤池山!”
李景隆自然不会反对,点了点头:
“本公亦是如此觉得。”
沐春笑了起来:
“若是不出兵,对不起一众斥候的辛劳,就如此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