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篇 当机会来敲门 8.前凉始末(上)
    和其他政权不同,前凉是汉人建立的政权,其君主在很长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是作为晋国臣属存在的。它的建立者张轨是西晋的地方官员,并无反心。“永嘉之乱”后,衣冠南渡,晋室南迁,凉州和晋国中央政府陆上往来被阻断。当时情况比较特殊,没有飞机和无线电,即使是热气球也不曾发明,和中央政府断绝了路上交通的凉州地区只能独立发展,时间久了,上位者不臣之心日盛,渐渐地也就成了一个国家。

    张轨,字士彦,255年生,安定乌氏人,西汉常山景王张耳第十七代孙。其家以专攻儒学著称,世代举孝廉,年年都当官。

    西晋泰始初年,张轨承其叔父恩荫,为官五品,时年十岁。

    十岁的官员能干什么?处理政事是不可能的,但是却可以领俸禄。据我想来,那时这样的官员应该是极多的,官宦世家们都从晋帝国领分红,司马炎篡魏这事儿,才会万众拥护。

    不过张轨算是个人才,年少时即聪明好学,文雅端庄,颇有声望。相较于众多的尸位素餐的庸碌者,也算对得起五品官员的俸禄。

    后来,中书监张华找张轨谈了话,就是那个在史书中留有评语“虽当暗主(晋惠帝)、虐后(贾皇后)之朝,而海内晏然,乃是张华尽忠匡辅之功。”的张华,两人谈了些经义学问,聊了聊时政利弊,之后,张华对其大为赞赏,认为才如张轨者,在人才的二品等级里也堪称优秀。

    于是乎,张轨的名声更加显赫,仕途也愈发顺畅。授太子舍人,后升任散骑常侍、征西军司。

    好名望就有好前途,这是那个时代的铁律,以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

    八王之乱,天下分崩,出于远离是非之地的考量,已经为官多年的张轨遂向朝廷请求出任凉州刺史,公卿大臣们也多有推荐,认为张轨之才,足以统辖远方。

    公元301年,张轨出任护羌校尉、凉州刺史。

    并不曾造反,没有费一兵一卒,张轨怀揣一纸文书,手持一方官印,得占凉州。这一占就是七十多年,子孙后代凭借张轨的福荫,在乱世之中,列土分疆。

    到任之初,张轨立即讨伐叛乱、剿灭盗匪,尊晋攘夷,显威名于凉州;设崇文祭酒,建学校,征召贵族子弟入学,施教化于河西,拔擢贤才入仕;经济上,统筹土地和赋税,劝课农桑,重铸五铢钱,恢复货币流通。

    一系列行政措施的实施,使凉州大治,军心安定,人民乐业。后来天下大乱时节,凉州地区始终保持安定团结,成为滞留北方的人民唯一的避难所。

    当然,张轨在凉州的日子并不是一帆风顺,即使大权在握、叛乱尽除、功勋卓著、独霸凉州时,凉州世家大族欲颠覆张轨者依然有之。事情严重到张轨开始收拾行囊准备走人,朝廷改任凉州刺史的命令也已经写好,马上就要颁布的地步。但张轨终究平定了祸乱,安然度过危机。

    幸好正值天下大乱,晋帝国自身难保,无暇西顾;幸好张轨始终掌控着凉州的军政大权,不曾假手他人。

    西晋王朝行将覆灭之际,凉州虽远隔数千里之遥,但张轨派去救援的队伍旌旗相应,络绎不绝。相较于在东南观望不前的司马睿,张轨的表现何止是忠臣,简直可以光照千秋、彪炳史册了。事实上,史册确有记载!

    在军事行动上,凉州地区曾多次派兵救援洛阳,先后击败王弥、刘聪,洛阳城中传有“凉州大马,横行天下”之民谣。

    在物质支援方面,张轨不仅献上兵器甲胄、田出土产,在得知京师饥荒匮乏之后,立即支援朝廷马五百匹、毯布三万匹。

    对于逃往凉州避难的人士,张轨设武兴、晋兴二郡以收容安置。

    天下已乱,各方诸侯早已不听朝廷差遣,但是,从凉州派出朝贡的使者,四季不绝。

    如果真是一个有反叛之心的军阀,那时那地,张轨完全可以主动切断和中央政府联系,然后割据自守,以待时变。巨大的人力物力支援,正是张轨对晋帝国的忠心最好的体现和证明。

    然而,西晋的灭亡不是张轨以一州之力可以阻止,况且,那时的他,已经年老体迈,命不久矣。

    314年五月,张轨因病去世,终年六十,谥武公。

    张轨,十六国奠基立业过程最为和平者。

    继任者张寔,张轨长子,字安逊,为人学尚明察,敬贤爱士。初入政坛时在首都洛阳为官,永嘉元年(311年),辞官回凉州。张轨死后,张寔继位,官拜持节、都督凉州诸军事、西中郎将、凉州刺史、领护羌校尉、平西公。

    在位期间,张寔多次派兵勤王,曾以五千义兵入卫长安,在百姓惊惧、士卒离散之际,只有凉州义兵岿然不动,终和晋帝国共存亡。

    不过,由于地处边远,更由于中央政府的沦丧,张寔对晋帝国颇有些傲慢轻视之心。在司马睿改元称帝时,张寔依然坚持使用晋愍帝“建兴”年号,并且,私通汉赵、后赵,成为事实上脱离东晋控制的割据政权。史称“前凉”。

    320年六月,擅长旁门左道的刘弘作乱,张寔被刺杀而死,凡在位七年,谥号昭公。

    部下以张寔子张骏年纪尚幼,拥立其弟张茂继位。

    在张轨、张寔执政期间,凉州地区政治开明,社会安定。都城姑臧为西北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河西走廊为东西陆路要道,商业繁荣,农业和畜牧业也较为发达。

    西晋灭亡后,大批内地流民相继到来,为凉州地区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并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经验,使凉州的社会经济更加发展。当时,在胡夷遍地的中国北方,凉州为保存汉族传统文化作出贡献,并且,凉州还是中国接受西域文化最早的一个地区。

    张茂,字成逊,为人高雅谦逊,恬静而好学,晋国朝廷曾两次征召他入朝为官,全部辞不就任,遂留下不好俗世功名的美名。张寔被杀后,继任使持节、平西将军、凉州牧。

    笔者认为,哪里是不好功名,分明是不敢去!和平时,去了是质子;战乱时,去了白送死。西晋灭亡在即,张寔辞官回家,张茂自然不来。况且,此间自有富贵,何为远乎?死赖在凉州不走。

    张茂在位五年,借民谣“手莫头,图凉州”,沉重打击过凉州豪门大族;攻克陇西、安南地区,置秦州郡,扩充了凉州版图。此外还盖了两套房(灵钧台、灵钩台),投过一次降(前赵刘曜),无其他贡献,连儿子都没生出来。324年5月,张茂因病去世,死前拉着侄子张骏的手交代:“谨守人臣之节,无或失坠”,谥号成。由于已经向前赵投降,刘曜亦遣使到来,赠太宰,谥成烈王。

    迟来了五年的凉州牧终于回到了张骏的手里。幸也,叔父没有儿子!

    张骏,字公庭,不仅长的帅,而且很聪明,十岁就能写文章,只是十三岁时还是因为年幼与凉州牧失之交臂。为人卓越不羁,喜欢微服出游,不仅白天游,晚上也常走街串巷。国人得知,争相效仿,遂成风俗。

    看得出,张骏人缘还是不错的,风评也好,至少百姓们并不厌恶他在大晚上出来四处溜达,民风彪悍之地,居然没有针对张骏的拦路抢劫、打闷棍的情况发生。

    正是在张骏的模范带头作用下,姑臧城内,晚上逛夜市的人比较多。

    张骏继位时,凉州地区和东晋的联系被完全切断,已经没有办法向朝廷汇报情况并讨得封赏,不过晋愍帝时派来的使者尚在,俗话说:“钦差所至,如朕亲临。”遂使钦差拜张骏为使持节、大都督、大将军、凉州牧、领护羌校尉、西平公。前赵刘曜依然遣使来贺,册封张骏为凉州牧、凉王。

    对于两方的册封,张骏选择全部接受。那时那地,无论张骏是怎样地心系母国,坚信正统在晋,都无法改变已经和晋帝国长久失联的事实。况且,当初刘曜兴兵来犯时,其叔父张茂确实曾表示臣服,否认不了,也没有必要否认,以免留人话柄,甚至再动刀兵。张骏不仅接受了前赵册封,而且派出使者与前赵建立了友好联系。

    不是凉州背叛了晋国,而是晋国抛弃了凉州。

    张骏的官职是没有得到过晋帝国正式册封的,也就是说,张骏对凉州的统治虽事实存在,但在法理上却不被认可。

    很着急,从市井小民到朝中文武官员都知道,世代为晋臣的张氏政权传到张骏手中的时候,居然没有被朝廷正式册封过,甚至都不知到他的存在。

    古人有云: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如果有人趁机造了张骏的反,理由很充分,张骏这个名不正的凉州牧不占据正义的位置。

    如何联系上东晋,获得法理上的认可和册封,成了张骏继位之后的头等大事。

    当时的凉州,完全被敌国包围,无论从哪个方向前往东晋,都将经过敌占区,危险重重。几经权衡之后,张骏把目光锁向当时占据巴蜀之地的成汉帝国。打算借道成汉,由川蜀之地入东南,和东晋取得联系。

    为达到目的,张骏巴结了李雄整整九年,期间,写亲笔信联络感情有之;派遣使团进行友好访问有之;最后,实在没办法的张骏以向李雄称臣为条件,才换得一张通行证,即便如此,前往建康的使者依然差点被李雄沉江杀死。公元333年,凉州终于和东晋朝廷取得正式联系,宣誓效忠后,张骏的地位获得认可。

    治理凉州期间,张骏善用人,勤政事,大力发展经济,减轻刑罚。在他的治理下,凉州地区国富兵强,成为中国北方少有的繁荣地区,凉州百姓因其贤明,称之为“积贤王”。

    军事上,张骏极力扩张,向西降服龟兹、鄯善,称霸西域;向东尽有陇西;趁前、后赵交兵之机,攻占河南地(黄河以南,非现在河南)。疆域达到极盛,地域包括今天的甘肃、宁夏、新疆、内蒙古、青海各一部,史载其疆域“南逾河、湟,东至秦、陇,西包葱岭,北暨居延”。

    在位期间,后赵一统中原,张骏畏其强大,向后赵石勒称臣。

    345年,张骏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假凉王,并仿照东晋官名设置官职。

    346年5月,张骏病死。私谥文公,晋穆帝追赠谥号:忠成公。其子张重华继位。

    张重华,字泰临,张骏第二子,为人性情宽和,端庄沉稳。继位时年仅十六岁,自称持节、大都督、太尉、护羌校尉、凉州牧、西平公、假凉王。仍沿用晋愍帝“建兴”年号。

    张重华在位期间,办过的最值得称道的一件事就是:重用了一个叫谢艾的儒生为大将。在后赵虎狼之师的进攻下,正是由于谢艾的存在,前凉政权得以保全,也成就了一代儒将的千秋功名。